联系我们
地 址:陕西师范大学校内
邮政编码:710062
邮 箱:zxsxjxckbjb@163.com
邮政编码:710062
邮 箱:zxsxjxckbjb@163.com
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实践与思考
【出 处】: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模型思想
普通学生
培养
【作 者】:
陈德前
【摘 要】一直以来,“数学建模”更多地作为一种解决具体数学问题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但对普通学生而言,“建模”还是一个相对较高的层次,一般情况下不做普遍要求,因而在具体教学中,老师们往往秉承的仅是“培养建模意识,提高建模能力”这样一个度。我们也看到,“建立模型”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实施部分的“教学建议”中有提及,并且曾有不少文献专门对“数学建模”做了研究,但有关“数学建模”的概念及相关内容一直未明确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的文字表述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i1年版)》)中,“模型思想”作为十个核心概念之一,第一次以“基本数学思想”的身份“鲜亮登场”,并且明确被冠以“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这意味着“建立数学模型”这一意识和要求被明显强化,它作为一种基本思想,要与我们的具体教学目标、内容和每一天的教学3-作密切相关了。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准确把握《课标(2011年版)》中模型思想的含义和要求,并且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这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切切实实的行动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